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亚种土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亚种土豆

    朱翊钧每月三号,都要举行大朝会,这是大明京堂百官最忙的一天。

    京堂百官,人人都要参与,这天天不亮,都要起床,但大朝会主要是宣布皇帝与内阁的决定,和大多数的官员,没有任何的关系,站在皇帝殿外的百官,甚至连皇帝的面儿都看不到,就只是在丹陛之下站着,即便是如此,能站在这里,已经是光宗耀祖之事了。

    而万历十四年六月三日这天,皇极殿上罕见的吵了一架,百官们听闻后,也是颇为惊诧,大朝会上吵架,肯定是内阁有了巨大的分歧,但是随着皇帝亲自宣布,张居正俯首领旨,这件事算是结束。

    分歧的根源,张居正就是想自己活着的时候,把事情做完,不给皇帝留下一个隐患,李昖留在义州会非常麻烦,要用自己的身后名,换朝鲜王室去死,但王崇古觉得,陛下颇为英明,朝鲜王室就是翻出什麽浪来,大明也可以镇压。

    王崇古比张居正更信任皇帝陛下,因为张居正和皇帝更加亲近。

    在张居正眼里,陛下一直是个已经长大的孩子,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陛下能够妥善处理政务,但一些骂名,他张居正愿意再多担一点。

    但王崇古看来,孩子?也只有你张居正把陛下当孩子看待了。

    王崇古这种奸臣眼里,陛下比张居正还要可怕,有的时候张居正还讲点道理,为了国朝体面,为了江山社稷做出一点让步,而陛下则不会在核心问题上,有哪怕一点点让步。

    「陛下,前日,监察御史李植请命,请朝廷罢万国城,任由番邦使者丶水手在明活动。」万士和出班俯首说道:「臣复御史谏言,臣以为不可,理由很是简单,蛮夷,狼面兽心。」

    监察御史提出提议,需要六部就会进行回复,而大宗伯管着鸿胪寺,他觉得李植在说混帐话。

    万士和的意思非常明确,放蛮夷入大明,决计不可,除非阉了,蛮夷狼面兽心这类的话,从三代之上,也就是夏商周就开始说,说了快三千多年了。

    这不是老祖宗看不起蛮夷,实在是历史不断地证明着这句话的含金量与正确性。

    「皆为亡命之徒,放到大明来作甚?那礼部有通事黎牙实,在我大明已经十四年,黎牙实跟朕说,这舶来番夷,各有目的,要麽来传教丶要麽来窃闻大明水文丶要麽泛舟行商唯利是图,万国城足矣。」朱翊钧看向了御史一班,开口说道:「此事已有定论,日后不必再提。」

    黎牙实本身就是个红毛番,他很清楚红毛番来大明的目的,传教丶窃闻水文地理丶逼不得已的只能老实做生意。

    黎牙实认为大明对蛮夷的总结是对的,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也是被逼不得已了,肯老老实实的纳税做买卖,那是大明皇帝的水师威震之下,不得不老实。

    万国城的制度很好,把蛮夷关在万国城中,无事不得出城,才是正理。

    朱翊钧对黎牙实非常欣赏,他前些日子,还亲自把说自己虚伪的黎牙实,从北镇抚司给放出来了。

    黎牙实前段时间被缇骑给抓了,说大明皇帝用谦逊掩饰骨子里的傲气,多少有点指责皇帝虚伪,被缇骑衙门给关在了北镇抚司,朱翊钧去看唐志翰的时候,把他给放了出来,因为黎牙实说的是实话。

    朱翊钧之所以高看黎牙实一眼,是因为黎牙实是个爱国者。

    黎牙实不是爱大明,他是爱西班牙,也忠诚于他的君王费利佩二世,甚至为了化解使者被杀的间隙,不远万里远渡重洋回到了西班牙马德里,和费利佩促膝长谈,说明缘由,不让两国关系进一步的恶化。

    黎牙实回去是冒着生命危险的,旅程本身的危险,出海就是搏命,况且如此遥远。而黎牙实背誓娶媳妇,回到泰西,没被裁判所给绑到火刑架上直接一把火烧了,是因为他是大明使者丶光明左使。

    如果黎牙实连生养他的土地都不爱,这个人早就被皇帝给斩首了,一个蛮夷而已。

    利玛窦来到了大明要传教,直接被皇帝扔进了道藏之中,伽利略来到大明可以自由活动,是因为他是黎牙实带来的算学丶医学丶天文学的高端人才。

    张居正看了一眼李植,陛下说他是个贱儒,果不其然,自己就跳出来了。

    「陛下,朝鲜废除《训民正音》遭遇到了一些阻力,朝鲜士大夫们对此颇为抗拒。」万士和再奏闻了一件朝鲜事,事情比想的麻烦。

    朱翊钧眉头一皱说道:「有人,反对吗?」

    「确有…没有人反对。」万士和回答了一半,明白了陛下的意思。

    《训民正音》就是最大的阶级壁垒,是人为设限,朝鲜士大夫反对,想要继续不做人,既然这些士大夫不是人,那就没人反对了。

    逻辑通。

    万士和与皇帝的奏对很快,等万士和说完的时候,朝臣们认真的琢磨了这简短的两句话,才琢磨明白其中深意,不得不说,帝党党魁,还得是得万士和来做。

    朝鲜李成桂杀君篡位,有一点大宋的元素,而朝鲜还有太多的大明元素,中和了大宋的武德不够充沛的问题,但李昖在任这段时间,朝鲜重文轻武的厉害,变成了这般废物。

    除了大宋丶大明元素之外,朝鲜最多的就是大元元素,即四等人制度。

    朝鲜有四等人,两班丶中人丶常民丶贱民。

    第一等人自然是文武两班,文武两班是有世袭田土的,科田和功臣田,是实土分封。

    朝鲜虽然有科举,但两班弟子是通过训民正音进行汉彦分流,完全把持科举,再通过姻亲丶恩荫实质上保证了两班的世袭罔替。

    通过『庶孽禁锢法』,保证两班弟子手中的权力不会被同族分流,朝鲜的国王试图进行朝鲜推恩令,但最终没能成功,这庶孽禁锢法,防的就是推恩。

    庶孽禁锢法是朝鲜典型的从母法风俗,就是母亲尊贵则孩子尊贵,母亲卑贱,则孩子卑贱,有点像后世的嫡庶神教,妻子生的儿子,是嫡,妾室生的儿子是庶子,而外室生的是孽,非正妻所出为庶孽。

    庶孽禁锢,就是庶子丶孽子严厉禁止继承两班官位,只有嫡出可以继承。

    之所以会有庶孽禁锢法这种法条,完全是因为两班弟子,需要姻亲来保证文武两班的世袭罔替,娘家势力大,怎麽可能让你庶孽拿到官位。

    而庶孽构成了朝鲜第二等人,中人,不继承官位,没有两班待遇,只能从事通事丶医官丶吏员等,随着时间的流逝,中人完完全全占据了富商巨贾丶乡贤缙绅丶吏员这个阶级。

    两班弟子,嫡子牢牢掌控权力,而放出去的庶子丶孽子,就开始靠着吏员的身份,不断篡夺社会资源。

    大明除非四十岁无子,否则不得纳妾,这是大明律的明确规定,这种规定造成了大明实际上不承认妾生子丶外室子的合法身份,他们回家只能以义子的身份存在,和家丁们一个待遇,都是义子。

    但朝鲜是非常明确的一妻多妾,妻妾分明制度,导致了大量的妾室子,可以堂而皇之的以家族的名义活动。

    两班弟子丶中人,不断地进行圈占丶兼并,掌握了朝鲜绝大多数的生产资料,导致大量的常民,因为失去土地,只能向贱民滑落。

    而花郎这个特殊的群体,就是两班弟子丶中人豢养的走狗鹰犬。

    成均馆类似于大明的国子监,是朝鲜最高学府,其弟子也多是两班弟子,只有少数特别有天赋的人才会被收入其中。

    所以,在大明皇帝丶朝堂明公看来,朝鲜阻碍废除《训民正音》的士大夫,就不是人。

    这也是张居正担心的地方,朝鲜废王李昖只要还在义州,就有蹦躂的机会,这些两班弟子们决计不会善罢甘休,任由大明剥夺他们的统治地位。

    而朱翊钧给出的办法很简单,开除人籍,杀!

    朝鲜不是所谓的小中华,他真的不配。

    因为从政治制度上去看,朝鲜是典型的分封封建制度,而大明的主体制度是郡县制,稍微有点分封制,比如云南黔国公府丶吕宋泗水侯府丶旧港鹰扬侯府,哪怕这稍微一点的分封制,名义上,仍然是郡县制。

    别说武勋,连大明的王爷们都没有实土分封,而大明的文官主要来源于科举,像张居正这种腿上泥都没洗乾净的军户出身,占据了超过三成,万历十四年已经达到了四成。

    「臣有本启奏。」户部尚书王国光站了出来,俯首说道:「韩非子有云:凡治天下,必因人情,法非从天下丶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陛下,臣请命修税法,建法立制着书定律,审治刑赏必明经纪;陈义设法断事以理。」

    「善,成国公朱应桢为监修官,王次辅为总裁丶陆侍郎为副总裁,编修税法,附大明会典。」朱翊钧点头认可了户部所请。

    大明税法本身就有点乱,有点乱的同时,再加上松江府丶浙江的一条鞭法推行,就显得更乱,而且没有成文法,很多事情,地方衙门都是随心所欲,随意而为,因为法无禁止即可为。

    大明需要一部符合现在世势的税法,来明确税目丶确定市舶司督饷馆实物抽分丶利得税丶稽税有司职能丶海外总督府丶开拓之地税法等等,这本成文法典,是万历维新大思辩的结果,修起来肯定很难,但修出来,对大明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对于税法修订,大明文武官员丶势要豪右丶乡贤缙绅,都是双脚双腿赞同!

    隶属于南北镇抚司的稽税院,是缇骑稽税,权力大到地方衙门,根本无法抗衡,陛下对稽税事极为上心,事必躬亲的询问,缇骑不敢作恶,也不管那麽多事,只管稽税,要不然,这稽税院早就闹的怨声载道了。

    现在陛下肯管丶愿意管丶管得住,那要是陛下不想管了,或者烦了,直接放开稽税院的缰绳,会变成什麽样?

    而且这稽税院规模不断扩大,完全指望皇帝英明,就实在太为难陛下了,所以一套行之有效能够约束稽税院的成文法,就非常有必要了。

    法家从来不是要把皇权关在笼子里,法家更强调帝王独断。

    韩非子·扬权曰:道无双,故曰一,君王就是人间的一,君王就是要操作一切的权势;

    管子·法法曰:凡人君之所以为君者,势也,人君失势则臣制之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