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杨家这根大腿够粗够壮(2/2)
城外的营地井然有序,虽然有些将士的装备很差,但可以看出是经过长期训练的兵丁。
这足以说明杨明昭不是胡来,是真的在认认真真的练兵,是真的在踏踏实实的做事。
观察了一阵子之后,李宝山站在城墙上沉思了良久,这才转身走回城内。
他回到家中,将家中的管家喊来。
「你去将咱们家的田契地契全部取来!」
管家疑惑的问道:「老爷,所有的田契和地契吗?」
李宝山点点头,「所有的,还有所有的借据。」
管家虽然不知道李宝山要做什麽,但还是听话的将所有的田契丶地契和借据全部搬了过来。
足足三个大箱子摆在了厅堂中,李宝山一一查看起来。
在大荣,李家只是一个小家族,但在保宁府,李家却是一方豪强。
李家的丁口也不多,李宝山的父亲有三个兄弟,而李宝山这一辈则有四个堂兄弟,小一辈要多一些,成丁的有四人,还未成丁的男娃有五个。
至于旁系,那就有很多了,李家在保宁府也是传承很多年了,李氏族人在保宁府的数量已经很难统计。
那些旁系族人与李宝山亲近的有之,但更多的其实早已脱离了嫡脉,自力更生去了。
所谓的李家其实只是指李宝山父亲那一辈的三兄弟,李宝山虽然不是李家辈分最高的,但他是李家的家主。
所以他手中的田契丶地契就是李家的所有。
看着一张张田契和地契,李宝山皱了皱眉头。
再看看那些借据,他不由得叹息一声。
借据,也就是高利贷!
放高利贷是乡绅地主最常用的兼并田地的手段。
普通百姓的抗灾能力很低,无论是天灾人祸,只要稍微遇到点难事,就可能过不下去了。
很多乡绅地主就会放高利贷帮着乡亲度过难关,说是帮忙,可这利息却是很高的,九出十三归,最为常见。
往往还不等百姓们度过眼前的难关,手中的高利贷就已经还不起了。
小地主丶自耕农把田产拿去抵债变成佃户,佃户没有田产抵债那就只能卖儿卖女,把自己的儿女送到乡绅地主家做奴仆丫鬟。
甚至有些佃户祖祖辈辈都欠着主家的高利贷,这借据一张张,到底欠了多少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
乡绅地主就凭藉着这些借据控制着一家家佃户。
佃户越来越穷,欠的钱越来越多,子子孙孙都无法翻身。
这些借据就是压在佃户身上的一座大山,
杨明昭在太平县做的不只是百姓们分田,还把所有的借据一把火全给烧了,
并且以县衙的名义发布公告,不再承认以前所有的高利贷。
而杨明昭给李宝山的条件自然也包含废除所有的借据。
李宝山看完地契和借据之后,也就理解杨明昭为何要如此做了。
窥一斑而知全豹。
他们李家就有三万亩良田,数千份借据,那其他的家族呢?
「罢了罢了,这些东西留着也没有什麽大用!」
李宝山将所有的地契和借据全部丢进箱子里,然后对管家吩咐道:「将这些收起了,这几天我要用,除了我之外,任何人来取都不要给,包括我爹!」
他不看重这些东西,但是不代表李家其他人不看重这些。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若是李家众人知道要把这些全部拿出去,估计不少人会哭爹喊娘。
现在李宝山没工夫去一一劝服家中的长辈,至于以后,能劝服就劝,无法劝服就逼着来。
他是家主,他是李家修为最高的人,他是李家的门面担当。
虽然他的上面还有父亲和两位叔叔,但他有自作主张的底气。
「是!」管家立即应道。
作为管家,自然最清楚这个家谁在做主,李宝山的命令他自然不敢违背。
入夜,李宝山又回到了尚武司衙门,坐在卧房中等待着李大贵的到来。
「看来你已经做了决定!」李大贵如约而至。
李宝山起身,为李大贵斟上茶水,说道:「前辈请喝茶!」
李大贵也不怕他下毒,端起茶水随意的喝着。
「在下愿意为四爷效力,不过在下有两个条件!」李宝山道。
「请说!只要不是太过分,我就可以答应你!」李大贵道。
李宝山道:「第一,我可以打开城门请四爷带兵入城,不过我希望四爷魔下的将士不要在城内胡来!」
叛军什麽尿性,李宝山也听说过。
巴蜀南部的那些叛军可谓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虽然他觉得杨明昭魔下的将士应该不会做这样没品的事情,但他还是想提一下。
维护保宁府城的安定对他和杨明昭都有好处。
他是保宁府的人,他们李家世代生活在保宁府,他不希望自己和李家以后被同乡戳着脊梁骨。
杨明昭拿下保宁府后也要治理保宁府,对杨明昭来说一个安定的保宁府肯定比一个混乱的保宁府更有好处。
「哈哈,这个你放心,我们太平军对百姓秋毫无犯!我们比你更想维护保宁府的稳定!」李大贵笑道。
李宝山点点头,又道:「第二,其实这个不是条件,应该是个建议,我建议四爷不少杀知府李文春,尽可能的劝降李文春!」
「李文春是个有能力的好官,如果能收服李文春,对四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李大贵想了想,道:「此事我无法给你保证,万一那李文春又臭又硬,我们也很难劝服他,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们不会杀他,也不会迫害他的家人。」
李宝山闻言,躬身作揖长拜,「前辈的心意在下已经明白,在下愿为四爷效犬马之劳,还请前辈引荐!」
李大贵满意的看着他,「起来吧,先说说你打算如何打开城门!
M
「这简单,明日上午,前辈在北城门外等着即可,晚辈自会打开城门!」李宝山说道。
对于李宝山来说,想要打开城门再容易不过。
看守城门的兵丁和差役哪个敢不听他的命令。
更重要的是他早就把尚武司的武卫安插在兵丁和差役之间,可以说他就是城内最高的军事长官,尚武卫的武卫则都是城中军队的中层军官。
当然,他之前如此安排不是为了方便献城投降,而是为了更好的指挥城内的兵丁和差役作战。